“十三五”风电喜忧参半 繁荣背后难阻产业洗牌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16年6月底,国内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1.37亿千瓦,也就是说要完成2.5亿千瓦时的目标需要在未来四年半内建成新增装机1.13亿千瓦。这对已经度过高速增长期的风电行业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像风一样快。”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对我国风电成就的赞誉。“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延续“十一五”快跑态势,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第三个迈入我国“1亿千瓦俱乐部”的发电类型。2016年上半年,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高达1.37亿千瓦。
随着开发成本的下降和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中国的风电产业已经从可有可无的补充角色发展为替代角色。在这一新阶段,“十三五”规划的编制思路,风电乃至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不再以规模为导向,成本下降和补贴退出将成为未来五年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
10月18日,在2016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李鹏还表示,“不再只注重新建的规模,更要重视利用,特别是就近、就地利用,不光要重视千瓦,还要重视千瓦时。”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已达到了1.45亿千瓦,同比上升26.6%;去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达到了3050万千瓦,同比上升了31.5%。
而事实上,我国早在2010年底,风电累计装机便达到4182.7万千瓦,继2009年超过德国后,再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全国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297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9亿千瓦,这一数值也占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而在2005年,中国风电装机还仅占全球的2.0%。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表示,我国风电正处于由替代能源向主体能源过渡的关键节点,亟须进一步推动风电行业布局优化、技术升级与成本下降,尽早实现风电平价上网,推动风电尽快成为我国主力电源。而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在风电乃至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将新增一大重要的内容,即要积极推动新能源电力达到较高比例的示范区、微电网及局域电网的建设。通过推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的多种形式的集成应用,使得局部地区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一个较高的比例。
在巨大的市场推动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从最初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到现在已经整体上掌握了风电机组设计和制造技术,并拥有了一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上下游产业链得到繁荣发展。
但在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看来,“未来,中国风电产业将加速淘汰整合。”舆论认为,这并非危言耸听。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774万千瓦,同比减少了142万千瓦。弃风电量323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高达21%。
产能利用率也在降低。虽然对于风电整机产能业内尚未有完整的统计,但据中国风能协会内部人士介绍,预计2016年中国风电整机总产能在5000万千瓦左右、市场新增装机量在2500万千瓦左右。这意味着,2016年国内风电产能利用率可能降至50%,明显低于80%-85%的国际水平。
目前,我国风电正处于由替代能源向主体能源过渡的关键节点。2015年,我国弃风限电问题反弹,风电并网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在落实“降成本”等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陆上风电价格两次下调,使风电行业更是面临很大压力,亟需进一步推动行业布局优化、技术升级与成本下降,尽快成为我国主力电源。可以预见,随着风电标杆上网电价逐步下调,未来风电运营商将投入更多精力提高风电场的效率,这将加快设备制造市场的整合。
事实上,中国风电已经进行过一轮洗牌。2006年前后,以华锐风电为代表的企业通过门槛低、成效快的技术引进迅速占领新兴的风电市场,企业蜂拥而至,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的局面,导致2011年风电整机厂商出现明显业绩下滑。业界普遍认为,国外风电企业并购的经验和方向,会促使中国风电企业在新一轮洗牌中,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形成几个较有实力的全产业链风电企业集团。
此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绝不催促海上风电产业,希望整个行业积极稳妥发展。”李鹏解释道,海上风电不仅建设成本比较高,一旦出了问题维护的成本也比较可怕,特别是一旦出现批量事故,企业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国外一些国家和装备制造企业在海上风电也有过惨痛的教训。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