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新能源 > 储能 >

    AI时代的电力博弈与储能机遇

    2025-11-21 10:59 [储能]  来源于:新能源网    作者:新能源网
    导读:当前全球AI产业的发展瓶颈,已绝非GPU算力或数据中心规模,而是支撑这一切的电力根基这一判断正得到行业巨头的集体印证。在近期美沙投资论坛上,马斯克与黄仁勋共同宣布将在沙漠建设500兆瓦级AI工厂,却同时发声警示:AI算力扩张正撞上电力物理极限,足够的
      当前全球AI产业的发展瓶颈,已绝非GPU算力或数据中心规模,而是支撑这一切的电力根基——这一判断正得到行业巨头的集体印证。在近期美沙投资论坛上,马斯克与黄仁勋共同宣布将在沙漠建设500兆瓦级AI工厂,却同时发声警示:AI算力扩张正撞上电力物理极限,足够的电力接入已成为最紧迫的命题。当盖茨也加入这一讨论,全球AI产业的能源焦虑已无需赘言。
      而中国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早已洞察这场能源博弈的关键。国家重组电投国际(上海电力)的战略布局,正是为抢占全球AI电力制高点而下的先手棋,其意义堪比当年重组中车、中船以掌控高端制造命脉。这场重组绝非简单的资产整合,而是要打造AI时代的“能源航母”,其中储能技术的突破与布局更是核心抓手。
      AI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具有瞬时峰值高、持续稳定性要求严的特点,单纯的发电能力已无法满足需求,储能成为破解矛盾的关键。电投国际(上海电力)早已先行布局,其海外项目中,智利阿塔卡玛光储项目用117兆瓦储能系统保障光伏稳定输出,土耳其电厂的50兆瓦储能系统贡献了15%以上的利润。这些实践印证了“发电+储能”才是AI电力供给的最优解,也让重组后的平台具备了核心竞争力。
      这一布局完全契合国家战略方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现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如今电投国际已形成覆盖37国的海外能源网络,1260万千瓦清洁能源资产中多数配套储能设施,成为中国电力标准出海的核心载体。市场用惊人涨幅回应了这份战略价值,本质是对国家意志的坚定认同。
      回顾历史,每一次紧跟国家战略的选择都能收获时代红利。从高铁出海到航母下水,国家意志指引的方向从来都是价值高地。如今AI电力革命已至,电投国际(上海电力)承载着储能技术突破与能源出海的双重使命,成为链接AI算力与能源供给的关键枢纽。愿意为这样的国家意志买单,既是对时代趋势的精准把握,更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智慧——这份共振,何其壮哉,何其快哉。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