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新能源 > 储能 >

    暂停申报!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直呼太突然

    2024-03-26 10:16 [储能]  来源于:中国能源报    作者:中国能源报
    导读:工信部日前向各省(区、市)发送的《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申请工作的通知》,明确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 暂停受理企业申报的原因何在?新的申报规范条件会有哪些调整?后续申
    工信部日前向各省(区、市)发送的《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申请工作的通知》,明确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
    暂停受理企业申报的原因何在?新的申报规范条件会有哪些调整?后续申报工作又将何时重启?
    “非常意外,按惯例4月就该提交申请,相关材料已经准备了厚厚一摞,但主管部门却突然暂停申报,既没给反应时间,也没有解释说明,弄得我们一头雾水,措手不及。”某企业人士近日向记者道出他的无奈。
    上述暂停申报指的是——工信部日前向各省(区、市)发送的《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企业申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申报工作非常重要,成功入选的企业将以“正规军”身份从事相关工作,是汽车厂和电池企业项目招标的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7日,新一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才正式发布,仅仅过了60天,行业突生变局。暂停受理企业申报的原因何在?新的申报规范条件会有哪些调整?后续申报工作又将何时重启?
    意料之外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是一个新兴领域,大规模退役的动力电池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安全问题,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为树立标杆效应、引导产业发展,自2018年起工信部建立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也就是业内俗称的“白名单”制度,对进入企业在技术、环保和安全方面设置门槛,业界对其含金量认可度高,企业踊跃申报。
    “连续数年申报,‘咔嚓’叫停,太突然了。据我所知,暂停申报没有征求协会和企业意见,哪怕提前放个风,我们也有个心理准备。《通知》中关于暂停申报的表述只有短短23个字,新的规范什么时候能出来、今年是否还可以申报等都没明确。”上述某企业人士称,《通知》没有设置过渡期和时间表。
    针对企业的困扰,记者致电工信部,相关人士称,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由企业自愿性申报,是否申报对企业生产运行没有影响,不是必须申报才能从事生产运营。工信部将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对申报规范条件进行修订,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何时重启申报会根据修订情况,另行通知。
    然而,暂停申报仍在行业内掀起波澜。“从2018年特斯拉落户上海引发鲶鱼效应起,新能源汽车开始快速上量,按产业发展规律,锂电池普遍在6—8年左右报废,2024年开始,逐渐进入电池回收行业的高速发展期。‘白名单’的暂停申报,迫使一些投建项目出现观望,乃至叫停的情况。要知道,电池回收企业投资额高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企业心里也在打鼓,要是现在上了项目,后续不能满足‘白名单’申报升级条件,前期投资肯定受损。”另有企业人士称。
    意料之中
    暂停申报很突然,但“白名单”带来的争议却由来已久。
    工信部先后于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4年发布五批次白名单,分别有5家、22家、20家、41家、68家,共156家企业入选。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前三批次,第四批、第五批入选企业大幅扩容,尤其是第五批入选企业名单中,有多家企业成立时间不足一年。而电池回收过程复杂,涉及机械、冶金、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企业短时间内能否达到门槛要求、是否具备生产能力,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在山东易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看来,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或出于两点考虑:一是目前入围“白名单”的企业数量、分布区域,已经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二是从各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回收量有限,业务不饱和,难以达到项目预期。主管部门也希望引导行业从前期的重“量”向重“质”转变。
    “停一停也是好事。”北京赛德美董事长赵小勇向记者表示,电池回收企业生存承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量为22.5万吨,全部分到156家正规企业,每家回收量不足1500吨,产业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不仅是“白名单”跟非“白名单”企业对市场的争夺,现在“白名单”企业之间也开始“打架”。“白名单”企业扩容过多、过快,将失去示范意义。每批次10家,最终共筛选出200多家企业较为合适。
    欲速则不达、过犹则不及。“‘白名单’申报工作是由地方立项,出于盘活经济考量,各地都希望企业多多入局。”赵小勇坦言,当前,部分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回收旗号做矿料加工,以“捞一票就走”的心态做面子工程,而真正以电池回收为主业的企业屈指可数。
    有序发展
    事实上,很多行业发展初期都建立过“白名单”制度,并以此引导产业发展。比如,2015年起,工信部发布过多批动力电池“白名单”,直接推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本土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产业趋于成熟,该制度于2019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白名单”是否也迎来退出时刻?
    北京朋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付升认为,当前“白名单”制度仍有很大必要性。不同于其他行业,电池回收处理需要有专业技术和设备,电解液含有氟化物成分,与水接触会生成有害的氢氟酸,对人体呼吸道有伤害,要交由规范企业操作。只有通过“白名单”制度规范管理,对环保、设备、拆解工艺提出高要求,才能以标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他认为,“白名单”制度可以进一步优化,建设和申报最好坚持“全国一盘棋”,根据各地电动汽车保有量和增长量,分配指标到各地,增加审核认证的透明度。同时要严格落实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保护有生产能力的企业,让真正想干事的企业,规规矩矩把事情做好,让不相关的企业退出。
    在王浩看来,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有序发展的核心是完善管理体系。要进一步细化落地端的操作细则,切实加强行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回收行为。与此同时,加大对废旧电池危害、合规管理的用户教育,乃至推出一定的激励措施或奖励,促进规范回收。
    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公众环境安全,务必要做强做好。“去年福建、深圳等地提出对纳入‘白名单’的企业给予真金白银的资助,随着‘白名单’申报的暂停,后续补贴怎么衔接执行有待理顺。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明确申报的重启时间。”上述企业人士称。

    (编辑:韩语)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