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释放提质降本减碳三重效应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罗前彬)稀油、高凝油产量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热采稠油产量占比下降,天然气产量创新高……辽河油田2021年产量结构的变化,为提升整体效益奠定了基础。
“十四五”开局之年,辽河油田在保持油气产量千万吨以上规模稳产的同时,着力优化产量结构,提高成本较低、品质较高的稀油、高凝油、天然气产量,压缩高成本、高能耗的稠油热采产量,达到了提质、降本、减碳三重目的。
辽河油田产量构成比较复杂。从产量占比来看,原油占94%,天然气占6%;稠油占60%,稀油、高凝油占40%。从效益角度分析,天然气效益好于原油;稀油、高凝油平均售价为稠油的1.3倍,平均成本为稠油的85%。从环保角度看,稠油主要采用注蒸汽热采,稀油和高凝油采取注水开发,稠油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远高于稀油和高凝油。
为此,辽河油田在“加油增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着力优化产量结构,提升油气供给质量。2021年,辽河油田油气当量达到1071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增加的产量中,稀油、高凝油、天然气各占50%,这一年,辽河油田开展注水专项对标管理,扩大高凝油化学驱实施规模,稀油、高凝油总产量达到415万吨,产量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通过加强浅层气勘探开发和老井措施挖潜,天然气产量达7.9亿立方米,创近10年新高。
产量结构优化,改善了油田整体效益状况。随着稀油、高凝油产量增加,辽河油田原油平均生产成本被拉低。此外,通过增加自产天然气用量,节约外购气成本2.2亿元,直接降低了油气操作成本,间接减少了折耗成本。
产量结构优化,有利于节能减排。据测算,辽河油田每热采1吨稠油,要比非热采方式多消耗天然气215立方米,多产生二氧化碳约377千克。2021年,辽河油田通过控制稠油热采产量、增加非热采产量,在油气当量稳中有升的同时,能耗总量和强度同比下降2.7%、3.5%。
储量结构优化是产量结构优化的前提。2021年,辽河油田探明储量全部为稀油、高凝油、天然气,近3年来探明储量80%以上为非稠油,为今后几年推进产量结构调整奠定了物质基础。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