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采油七厂三项措施降本增效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王志田 通讯员李雪梅)8月6日,大庆采油七厂地质大队副大队长孙建国告诉记者,该厂提出的“顶端控制、源头治理”成效显著,67口老井压裂后日增油1吨以上的就有59口,措施有效率达88.1%。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降本增效成了稳油上产的重大难题。采油七厂地质大队作为油田开发的龙头,很多方案设计、增产措施都是由他们来制定。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让投入换来实效,该地质大队技术人员提出了“顶端控制、源头治理”的新路子,挑起了降本增效这个大梁。
主动型措施——从源头堵漏。该大队地质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油田开发全过程,梳理存在的浪费行为,发现该厂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后,部分区块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不但增加了开发成本,而且不利于油层的有效动用,降低了开发效益。他们针对低效无效循环区块编制了机堵方案,调整机采参数,累计减少无效产液1.39万吨,实施周期调整70井次,方案调整124井次,累计减少无效注水8.24万立方米,在低效无效循环治理上取得了初步成果。
进攻性措施——效益最优化。所谓进攻型措施,就是压裂,它是油田重要的增产手段。为了让投入产出比最大化,实现效益最优化,该地质大队技术人员采取“组团”攻关模式,由地质大队、工程技术大队和采油矿三家联合选井分析,通过看产量、看厚度、看历史、看连通、看地面的“五看”分析法,做到精细选井、超前培养、优化工艺、个性设计,相当于每压裂一口井之前都做了一个全井“CT”。截至目前,共编制压裂方案142口,实施102口,累计增油1.06万吨。
管理型措施——现场监督全方位。地质方案做得再完美,最终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上。为保证每个方案都能严丝合缝执行,该地质大队技术人员提出“三不”工作原则,当起了“黑脸包公”,即执行方案不打折扣、监督检查不讲情面、指导基层不厌其烦。在现场监督上,由原来的月度抽查、季度普查变为不定期随机抽查。改变了以往监督过程中,采油队重点提前突击准备,不注重日常管理的实际情况,由以前的“查结果”变成现在的“查过程”,通过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推动管理水平进一步升级。通过不定期监督检查,注水井资料全准率由原来的95.7%提高到目前的96.7%。
(编辑: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