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煤炭 > 煤炭要闻 >

    【新春走基层·一线蹲点影像】中国“煤都”保供战

    2023-01-28 11:13 [煤炭要闻]  来源于:工人日报    作者:工人日报
    导读:春节在即,正值用能高峰。1月11日,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表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发力,保证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增产保供不断档。 节前,《工人日报》记者来到中国煤都山西大同,在多家能源企业的生产一线蹲点采访一周,记录下这里职工顶风冒雪、
      春节在即,正值用能高峰。1月11日,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表示,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发力,保证“春节期间不停工、不停产,增产保供不断档”。
     
      节前,《工人日报》记者来到中国“煤都”山西大同,在多家能源企业的生产一线蹲点采访一周,记录下这里职工顶风冒雪、不畏严寒的春节保供之战。
     
      1月13日,山西大同,中国“煤都”。一股强冷空气带来的今年首场降雪,让这座因煤而兴的古都在春节前披上一身银装。
     
      大同市西南30公里处的塔山工业园区内,大秦铁路线比往日更加繁忙。列车呼啸而过,扬起阵阵风雪。通过这条煤炭专运线,平均每天120万吨的保供煤炭从大同出发,直奔渤海之滨秦皇岛……而在它身后,每年一场的春节保供战已经打响。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内,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座矿井当前核定产能为2500万吨/年,是山西省的第一大矿。作为绿色矿山的代表,矿井拥有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一批高素质的职工,生产效率高于普通矿井数倍。然而,智能化虽然降低了井下工作的强度,但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器的检修保养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1月11日晚上,《工人日报》记者在地下400米的矿井内见到了24岁的检修工赵强,他和工友正在更换一套智能化割煤机机组的截齿,一脸漆黑的他与年长他20多岁的老工人看不出有什么分别。
     
      为了保证生产安全,赵强常常要工作到深夜。身为退伍军人的他说:“我们的工作类似部队上的枪械维修,表面上看我们保护的是设备,实际上保护的是我们的兄弟。”
     
      不光在塔山煤矿。近年来,技术革新给各家厂矿都带来了改变。
     
      1月12日,在马脊梁选煤厂1万余米的皮带上,滚滚乌金正从井下530多米的工作面运向地面,再经过筛选、分选、脱水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得到高质量的精煤。
     
      年近5旬的王有林是这家选煤厂的厂长。在近30年的矿工生涯里,他见证了煤炭市场的起起伏伏。
     
      王有林介绍,增产保供以来,这里已经提产了30%。产量上来了,安全生产的压力也随之上升。为此,厂里引进了一台巡检机器人。通过技术革新,他们每天的巡检时间从原来的5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个小时。不仅如此,机器人所携带的热成像仪和各类传感器也能帮助他们提早发现设备问题,减少损失。
     
      在矿区,分工有不同,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保供,而这也是山西能源企业在多年发展中形成的共识。
     
      作为大同市最大的坑口电厂,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塔山发电公司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一环,每天源源不断地把电力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
     
      1月13日上午,在这家电厂的储煤厂内,刚上岗半年的女司机王红叶正操控着一台长约50米的斗轮机给锅炉房的原煤仓上煤。因为她刚接触斗轮机不久,每次工作时,身为师父的裴振华都要陪在一旁。
     
      “她们年轻,学得也快,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我们差。”裴振华说,最近保供任务重,希望借着这个时机多传授经验,让年轻人尽早顶上来。
     
      “我公公婆婆原来都是矿上的职工,我也算半个‘煤二代’。”在不爱红妆爱工装的王红叶看来,能在现代化的电厂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并且现在的生产条件比上一辈好多了。
     
      如今,在大同的厂矿里不少年轻人逐渐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在保障能源供应战线上,接过了父辈们的接力棒。
     
      (记者 王伟伟 摄影报道)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