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手机版 一键访问 微信订阅
  • RSS订阅
  • 当前位置: 东北能源网 > 资讯 > 综合报道 >

    江西建工三建智能建造机器试点应用初显成效

    2025-08-21 10:19 [综合报道]  来源于:江西建工    作者:熊方圆 刘泉 陈景
    导读:在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西建工三建)的一处项目现场,一台搭载激光找平系统的混凝土整平机器仅用2天时间,便完成了3600㎡地面的浇筑与整平任务,较传统人工作业时间缩短近半。这一场景正是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落地的生动实践
           在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西建工三建”)的一处项目现场,一台搭载激光找平系统的混凝土整平机器仅用2天时间,便完成了3600㎡地面的浇筑与整平任务,较传统人工作业时间缩短近半。这一场景正是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落地的生动实践。
           为深入贯彻省委书记尹弘在集团公司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江西建工三建将智能建造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以“党建+”模式为智能建造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以直属分公司党支部统筹推进、弋达项目党支部具体实施的混凝土整平机器应用试点工作,成为企业探索智能建造领域的重要一步。
     
    混凝土整平机器试点现场 
          江西建工三建承建的上饶市弋阳县弋达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及弋阳县弋达物流产业园基础配套建设项目,包含8栋物流厂房、约35000㎡的地面工程,给混凝土激光整平机器试用提供了适宜的操作场景。为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弋达项目党支部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全面负责试点工作的策划安排、现场协调、测量统计及成果总结。“从策划书编制、技术质量交底到现场难题攻克,支部党员们始终冲锋在前,保障试点工作各环节有序开展。”弋达项目党支部书记魏渡军介绍道。
      
    弋达项目党支部成立了科技创新小组 
          在试点过程中,混凝土整平机器的技术优势逐渐显现:只需一名操作人员提前规划路线,便可设定机器人进行高精度找平施工,直接减少3至5名施工人员;凭借高精度激光识别测量与实时控制技术,一台机器日均整平面积可达2000平方米,效率是传统人工的2.5倍。待7#楼地面成型后,项目部质量员对80个检测点实测得出,硬化耐磨面层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合格率超90%,施工精度从4毫米提升到3毫米以内,比传统人工作业提高20至25个百分点。这一实际应用效果,让项目建设者们直观感受到了科技赋能的力量。
      
    图源江西建工三建赣州市国锦·璟悦商住小区建设项目现场观摩会
           “通过‘党建+’模式在智能建造领域深入探索和实践,我们将加速从‘建造’向‘智造’转变,推动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参与其中的党员们对智能建造技术的未来应用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江西建工三建正以红色引擎驱动智能建造,让科技赋能带来的变革力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本网通讯员:熊方圆 刘泉 陈景

    (编辑:东北亚)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信息  |  版权声明

    客服电话:18041077005(全天)    投稿邮箱:zhyny868@126.com    《东北能源网》报料QQ群 59213582

    网站合作: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网站链接: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业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