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又添一煤电送出电力通道
|
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江苏全省用电负荷五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566亿千瓦、同比增长6.1%,映照出江淮大地的经济活力与能源需求。
为锚定“十四五”末能源发展蓝图,践行“先立后改”战略部署,一批清洁高效支撑电源项目在江苏大地拔地而起,以能源结构转型之姿,构筑绿色煤电体系的坚实屏障。
2024年11月16日开工,2025年11月16日投运,历时365天建设,江苏江阴利港2×1000兆瓦机组扩建项目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
破局
在“第一例”里蹚出新路
这项工程涵盖桃花港500千伏开关站新建、利港电厂-桃花港500千伏线路、晋陵-张家港500千伏线路开断环入桃花港线路三大单项的能源工程。
“这不是一次常规的建站,我们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在桃花港开关站,业主项目经理刘云飞指着站区的土建界面,语气含着几分感慨。这个巨型电力“开关”的特别之处,从一开始就写在了“基因”里。
以往的500千伏工程里,土建与电气施工是由一个团队完成的。但桃花港开关站则在省内率先采取“双团队作战”模式。
“电气要等土建留好预埋,土建要懂电气的设备需求,一步走错,后续全乱。”对刘云飞来说,保障这项重点工程安全投运,有不小挑战。
刘云飞回忆,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团队从开工前就泡在图纸里,把交接面拆成了一个个具体的节点。
设备基础的标高要精确到毫米,预留的电缆沟要匹配未来GIS设备的尺寸,甚至连墙面抹灰的进度都要和电气安装的时序严丝合缝。
专门组织施工人员去省内优质变电站“取经”,从钢筋绑扎的间距到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专业团队又变成虚心的学徒,手把手地学、点对点地改。
22.jpg
最终,土建队伍交出平整的设备基础,电气队伍的GIS设备精准落位,这不仅是一次工程交接,更是为江苏500千伏变电站建设,蹚出了一条“跨单位协作”的新路径。
赋能
让“第一台”长出底气
在上海正泰电器的车间里,曾有过一场特殊的“会诊”。彼时,这家企业正在为桃花港项目生产该厂首台500千伏GIS设备(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团队卡在了最关键的环节 —— 单元对接面的密封性。
要知道,GIS是变电站的 “心脏”,其技术曾长期被少数国际巨头垄断。此次成功与否,正是推动关键电力装备国产化、保障我国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一步。
也正因如此,团队对设备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所有元件对接面的密封性,堪称设备的 “生命线”:一旦密封有丝毫瑕疵,绝缘气体就会泄漏,不仅会让设备性能急剧下降,还可能引发严重运行故障,直接威胁整个电网的安全。
刘云飞立即带着技术专家赶了过去,直接深入生产一线,与厂方工程师一同剖析症结。为了寻找最优解,他们奔赴省内已投运的变电站“取经”,实地考察其他成熟产品的密封方案。
undefined
“我们要的不是‘合格可用’,而是‘卓越耐用’。”刘云飞的话掷地有声,为了让这台肩负着国产化使命的设备能经得起历史检验,团队早在设备生产前就定了“硬标准”,出厂试验电压从常规的740千伏提至814千伏,现场交接试验还要多增几个电压等级、延长耐压时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蹲在厂家车间里,和工人一起拆解设备部件,把发现的缺陷一一标注,提出改进方案。
undefined
当数百个GIS对接面在现场完成安装,并顺利通过交接试验时,上海正泰电器的负责人告诉刘云飞:“是你们帮我们把‘首台套’做成了‘标杆套’。”
而在刘云飞看来,这不是什么“帮忙”,只是对工程质量的坚守,每一台设备的稳定,都是千万家庭用电安全的基石。
undefined
守心
把“民生事”做到极致
工程想要顺利投运、可靠接入主网,关键一步在于开断现有的主干线路,将其环入新建的桃花港开关站。其中,横贯苏南的东西主干线路——晋陵—张家港500千伏线路,停电窗口极为有限,施工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这一关键步骤,成为摆在线路项目经理季天程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undefined
转机出现在去年11月,常州西500千伏开关站迎来计划停电检修,晋陵—张家港线路将同步配合停电。项目团队果断决策、“借势落子”——利用这一时期,提前在规划开断点完成两座铁塔的组立工作,为后续导线接入打下基础。
这步“先手棋”,将后续整体停电时间从原计划的20多天压缩至13天。
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季天程回忆,项目团队带着施工人员住在现场,白天协调物料,晚上核对图纸,终于在停电窗口期结束前,让两座铁塔稳稳立在了田野间。
钢筋铁骨中,藏在细节里的“民生温度”。
工程整体长度13公里,在相当于工程“咽喉”的线路跨越段,线路情况纷繁复杂,涉及江阴、无锡、常州三个水厂的4条35千伏支线,这对停电方案做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水厂不能断供,这是民生底线。”季天程说。
为保障供水,团队在初设阶段就把其中一回35千伏线路迁改入地,架线时又搭起8张封网,采用“停电封网带电跨”的方式,确保水厂始终是双电源供电,最终圆满完成了本次的放线任务。
在桃花港开关站的生产人员用房里,这样的温度同样可见。
项目团队加快工期,提前4个月完成室内装修,就是为了避开投运时的装修污染。经过二次排版的开关面板、严丝合缝的螺丝间距... ...这些微小的细节,都将成为后续运行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暖心保障。
如今,桃花港500千伏开关站已然投运,GIS设备区的每台设备上,还贴着一张小小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就能追溯到当时在安装过程中的施工的负责人以及检查人员和监理人员。这张二维码,像一枚枚 “匠心印章”,刻下了这些建设者对工程的承诺。
(编辑:东北亚) |

国网江苏电力:数据赛


